21st Century Foundation

THE R&D CENTER CROSS-STRAIT AND
REGIONAL PEACE

兩岸及區域和平研究
發展中心

專欄評論

WHAT’S NEW

賴十七條的正當與合法性

發布日期 / 2025-03-17

日前在一場大規模民間兵推中,曾就國家緊急狀態下,各部會權責及相互協調合作的法制基礎進行推演;沒想到一周後,總統在國安會議後發布的「十七項措施」竟就是以整備法制為起手式。民主社會因言論自由、資源分散的政經體制本質,要「平戰轉換」以達到「意志集中、力量集中」的要求,堅壁清野是關鍵;但集中和民主卻有深刻矛盾。

在緊急狀態下,和平非戰的言論必受壓制;行政權極大化,一般私部門、個人的社會或經濟活動普受限制,尤其涉外活動受到嚴密監控,皆有重大侵犯人權之虞。因此民主社會如要「平戰轉換」,憲政上無不設有實質和程序的高門檻,以確保正當性和合法性。民主社會絕不能接受「平時戰時不分,人權皆可犧牲」,那只有時刻如臨大敵的北韓。賴政府是否正向準戰爭方向邁進?

憲政上,固然許中華民國總統對國安威脅的認定具廣泛裁量,但南韓總統尹錫悅戒嚴六小時的鬧劇,其還因此被追訴,可見以國安之名行政爭者大有人在。南韓戒嚴前夕,無一南韓盟邦發出北韓異常、恐攻等訊息,南韓民眾亦未感到國家面臨立即危險;尹錫悅指控國會癱瘓政府、與北韓唱和危害國安,宣布戒嚴後第一時間調動軍方試圖封鎖國會,阻止其審查戒嚴合法性,皆令戒嚴的實質正當性及程序合法性普受質疑。

回到台灣,十三日舉行國安會議,會後推出的「賴十七條」最重要者,除將大陸政權定性為法律上的「境外敵對勢力」,根本性危及兩岸現存所有制度性連結,包括廿幾項兩岸協議及ECFA,其對策在於恢復軍事審判及全面收緊兩岸民間交流。明眼人一望即知,這些意在堅壁清野、分明敵我的措施,隨著我方發動、對方反制,兩岸緊張升高即可迅速為更嚴峻的下一步鋪路。

大家以為恢復軍事審判只為了涉及洩密的退、現役職業軍人嗎?只要後備動員,入營換上軍服起,老百姓秒變軍人,遑論傳說中的「高中生造冊列管」。民代、基層村里長、各宗教民間社團、陸配、在陸台商、台青的交流登記和列管,現在看似不痛不癢,只要時機一到,登記資料秒變「在地協力者名單」,陸配或不能返台或面臨集中管理,美國二戰及冷戰高峰時,如何對待日裔及科學家如奧本海默,就是例子。

賴十七條的正當性考驗也許來得比想像快,賴總統固然可以認知應升高敵我意識,但已傳出中美正在協商川習會,一旦川習達成交易,我國最重要盟邦及世界民主陣營或因現實所迫,競相與大陸交好,屆時我國將陷入國際無人支持之窘境。賴總統成為國際認證麻煩製造者事小,台灣因他一念陷入進退維谷則事大!賴十七條發表後友邦無正面回應可一葉知秋。

再者,賴十七條涉及諸多立法,係立院職權。我國憲政雖將提升國安措施的發動權交給總統和行政,但依比例原則,不過度侵犯人權、確保其合法性的把關,則是立院權限。因此將來立院嚴審政府提案,本為憲政規範之義,賴總統若將正常行使立法權上綱成國安威脅,目的是為大罷免添加柴火,尹錫悅的殷鑑難道很遠嗎?

最後要提醒:少數總統仍可讓多數人尊重,剛上任的阿扁曾做到過。關鍵在「天下至廣,非一人所能獨治」,盡在賴總統一念之間!

新聞原文:賴十七條的正當與合法性

瀏覽其他訊息

兵推顯示台灣半導體韌性薄弱

政大國關中心、台灣安全研究中心及二十一世紀基金會等單位共同舉辦的「區域安全兵推」再度登場,推導結論卻...

更多內容 >

從馬龍看台灣運動產業發展

讓龍隊來台,的確有大陸統戰的盤算,但這是高招,因為桌球是兩岸青年的共同嗜好,讓一位世界頂尖的運動選手...

更多內容 >

讓藝術與政治互不隸屬

一個真正的藝術創作者,本來就應該往更廣闊的舞台走去,去跟全世界知音對話,才是其終極渴望。我相信,如同...

更多內容 >

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