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st Century Foundation

THE R&D CENTER FOR
PUBLIC INNOVATIONS

公共創新研究發展
中心

專欄評論

WHAT’S NEW

周韻采: 我見我思-憂心民主文革世代

發布日期 / 2017-10-09

周韻采: 我見我思-憂心民主文革世代

 

20171009 04:10 周韻采

 

 

10歲的兒子一面背著杜甫的《贈衛八處士》,一面對我抱怨他覺得古文沒有用。我問他為何這樣說,他答說因為大家現在都不這樣說話呀!文言文無用論這樣的觀點其實不勞擔任課綱委員的大學生慷慨激昂,因為小學生用直覺也可以得到相同結論。問題在於:從小學生到大學生能不能清楚感知所有面向的無用,抑或僅限於其人生經驗的無用?就如同父母都知道薯條對健康有不良影響,但小孩對健康的理解是有局限性的,以致他會傾向對自身健康不利的行為:狂吃薯條。

 

所以,更根本的問題是高中國文教育應不應該教授文言文?就像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於美國高中英文課程的不可取代性,不因莎士比亞是曾殖民美國的英國人被揚棄,如果文言文代表的是中文經時間淬煉後留下的經典(classics),那中文教育不應該因為作者的地域,而將學生應被培養的經典閱讀與理解能力棄之於不顧。

 

廖玉蕙作家主張降低文言文授課比例的理由是要解決學生被荼毒的慘況。就如她所說的,過去教學方式及聯考制度搞壞了我們對文言文的胃口,那解決方式不正應是轉換教學方式,讓學生領略經典文學產生的感染力,而能活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感情嗎?相形之下,削弱文言文比例或增添台灣作者文章的做法,像是以集體弱智方式進行再國族化的運動。

 

這種對中文隱含道統與主權意識的恐懼與抗拒,已深深植入年輕人的思想裡。最近帶青年代表出席國際會議,會中阿拉伯語系的會員國提案要求除英語、法語、西班牙文外,增列阿拉伯語為大會官方語言。青年代表對我說,我們是不是也應提案中文為大會語言?但她隨即又說,但中文不是中國的語言嗎?我回應她:說同一種語言就一定要是同一國家?那美國、澳洲都不應該脫離英國獨立了?如果為了切割中國,就要揚棄文言文教育,等於承認中國有中文的獨占權,這不是台灣人民的語言自宮嗎?

 

台灣長期與國際社會隔離的結果,就是被有心政客轉化成對岸打壓。我問青年代表大家有一直問你,你來自台灣還是中國?他們想想說沒有。我說:這就是了,當你有自信站出去的時候,別人也不會計較你來自哪裡。一直抱怨國際不知道我們的人,可曾捫心自問,我們又對其他國家了解多少?我們知道烏干達與尚比亞的種族、文化與宗教差異嗎?如果我們對其他國家的理解是那麼無知與淺薄,又怎能期望別人理解中國與台灣複雜的歷史情結?青年代表聽了懵懵懂懂,我則憂心忡忡,民進黨的再國族化運動或許終會成功,但那將會奠基於某整個世代的「民主文革」。我無力改變整個世代思潮,我只能祈禱兒子不要成為文革下失落的一代。(作者為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1009000290-260109

瀏覽其他訊息

2024 誰能提出「避戰宣言」

這是一個媽媽為兒子及這時代的少年所書寫的控訴。台灣政客不分朝野,要對得起下一代,應是實踐避戰先於備戰...

更多內容 >

鄭文燦宦海浮沉啟示錄

更多內容 >

期待天選之人

不出所料,在林智堅論文被台大認定抄襲後,蔡英文的網軍大舉出動,攻擊國民黨出訪大陸,以轉移選戰焦點。可...

更多內容 >

NEWSLETTER